2010年8月25日 星期三

老人失智症(dementia)和洗腎


有時候我們會因為偶而的健忘而擔心自己是不是老人失智,但因為這不是常發生,所以不用擔心。但是若是像神經科醫師常說的「找到鑰匙,卻不記得鑰匙是做什麼用的,那才是該擔心的」或是偶爾忘記他人名字也不用擔心,但若「在別人提醒你對方是誰,你卻不認識,才是該擔心的時候」

上影片是一位洗腎的患者,有高血壓、糖尿病、腦中風病史,常常不斷的問「洗腎還要洗多久?這裡是那裡?」或是不時的想起她的母親想傷心流淚。在家裡也是想起40年前年輕時,遇到87水災時,逃難時的恐慌而大呼小叫。

失智症是一症候群,主要是以記憶力、定向力、判斷力、計算力、抽象思考力、注意力、語言等認知功能障礙為主,同時可能出現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於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SM-IV)指出:失智症的診斷標準必須包括下列四項中至少有一項損害:
一、失語症:語言障礙。
二、失用症:雖有正常的運動功能,但執行運動的能力卻受損,如無法使用餐具、如廁或穿衣。
三、失認症:雖然感覺功能正常,但卻無法辨識物體、人、事、物的名稱,了解或分辨能力不好。
四、執行功能障礙:無法計畫、組織、抽象思考,或判斷能力缺失等。

台灣失智症的類型包括阿茲海默氏症(大約占1/3)、血管性失智症(大約占1/3)及其他次發型的失智症。阿茲海默氏症十大警訊包括:愈易健忘、不會做原本熟悉的事、語言問題、失去時間和地點的定向感、失去判斷力、抽象思考的問題、遺失物品、情緒和行為的改變、人格的改變、失去進取心。

因此,與失智症者溝通宜以接納態度面對失智者,語氣溫和、耐心傾聽。一次只說一件事,簡短清楚,使用手勢與姿勢來幫助溝通,調整說話速度為慢。將複雜步驟分解為幾個簡單步驟,一步一步地引導,並肯定已完成部份。避免催促、責罵或在其面前談論他彷彿他不存在等狀況。

唯有對疾病的了解,才能正向地、正確地面對它,並且給予適當的對待和處理。

參考資料 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Taiwan Alzheimer's Disease Association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