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n Doctors Give Patients Money
By DANIELLE OFRI, M.D. at New York Times
作者提到,她和同事們一次偶然談到,大家是否有給患者金錢援助過?大家頓了一下,然後就各自說了自己的故事,有的是給患者部份付擔的錢(或是說不收部份付擔)或是幫忙付了計程車的錢而不讓老弱患者自己去搭公車,或是給患者一些錢可以買食物吃。
然而,這其中的一位醫師就說了,因為他金錢援助患者,所以被保險公司警告說「這是不專業的行為」
然而會幫助患者的這些醫師們,心裡的出發點是「如果患者的這些立即需求,能被醫師口袋中的小錢所解決,那何樂而不為呢?」
文中提到,例如有位糖尿病的患者,血糖最近忽高忽低,一問之下才知道,經濟出了問題,他說「“Brown rice (糙米) costs so much more than white rice,” “Potatoes are cheaper than fruits and vegetables.”」甚至一位UTI患者因為$50的藥費,猶豫不決是否要買抗生素?我們有時真的不了解患者的經濟狀況。就像之前一位護理同仁請一位患者買亞培普寧勝牛奶來喝,但那一小瓶牛奶等同一個便當的錢啊?不是患者不喝,而且貴啊,吃飯都吃不飽了。
這讓我想起之前協會要推動洗腎不接送的問題,後來發現在偏遠或是經濟弱勢區域,這些老弱的患者,診所若沒有接送,因為家人外出工作,病人自己也無能力自行就醫,那生命可能就沒了。後來,大家慢慢地了解,洗腎接送不是不當醫療招攬,而是等同社會福利一環(因為接送費用是診所自行吸收的)。
小時候童子軍說要日行一善,我們不是被教導要幫助別人的嗎?
Danielle Ofri, she is a physician at Bellevue Hospital and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medicine at N.Y.U. School of Medicine. She is also editor-in-chief of the Bellevue Literary Revie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