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日 星期二

有個醫師鄰居

有個醫師鄰居

張智鴻醫師  新鴻遠診所
A Doctor in the Neighborhood
By DANIELLE OFRI, M.D.  FEBRUARY 11, 2016
http://well.blogs.nytimes.com/2016/02/11/a-doctor-in-the-neighborhood/

現在醫療系統的理想就是每一個社區有一位醫師在旁邊,作者的診所和住家就在彼此不遠處,這就有些優點和缺點。例如在診間有遺漏的事,檢查、藥物等,街上遇到了,還是可以互相提醒一下。

但是當醫師作者的小孩上小學時,和她的病患也是小孩家長在學校遇到時,事情就變得有點笨拙了(awkward),這和在街上遇到了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作者同時感受到患者也是有同樣的反應(awkward),彼此的臉上閃過短暫的笑容,然後看起來彼此間好像有個心照不宣的祕密,把醫師和患者這個關係藏起來。

多年前有一次,作者到精神病房看一位住院多月的憂鬱症患者合併肺炎。患者的先生因為工作時間久,太太又住院,所以三個小孩交由阿媽來照顧,同樣身為一位媽媽的醫師,聽了心都碎了,因為她知道要照顧三個小孩有多困難。

當作者幫患者聽診時看到患者背後有刺青,寫著一個很特別的名字,心中非常驚訝,因為她認識這個名字的人。這是他小孩數年前的一位同學名字,所以這位患者是小孩同學的媽媽,難怪有那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作者也突然了這位小孩同學之前在學校行為偏差的的可能家庭原因了。

作者因為這個緣故,對於此患者的家庭多了一些了解,也多了一些憐憫,順口問了患者,「小孩還好嗎?」患者回答「應該是吧,但我也住院那麼久了,他們應該也是過得很辛苦」

作者原本想要說出她認識患者的小孩,知道他們過得還不錯,可以在學校的運動場看到他們之類的話來安慰,但是後來想一想,還是不要了,因為一旦說出這樣的話可能會讓彼此的關係從單純醫師和患者,增加了小孩同學媽媽這一項,讓雙方更尷尬。

沒有任何的guidelines告訴我們,當我們和患者在雜貨店相遇時,應該怎麼辦?

作者的原則是,保持沈默,雙方的互動就看患者本身願意主動表示來決定。

---
Danielle Ofri’s newest book is What Doctors Feel: How Emotions Affect the Practice of Medicine. She is a physician at Bellevue Hospital and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medicine at the New Yor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as well as editor in chief of the Bellevue Literary Review. She spoke on Deconstructing Our Perception of Perfection at TEDMED.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