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1日 星期一

身體檢查

The Physical Exam as Refuge





Photo
A reminder to get a check-up from the 1920s.Credit Images from the History of Medicine/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1920年代的醫療海報是推銷人們做「身體理學檢查」,現在呢?是做「256切斷層掃描」

不只是台灣醫界大老說,身體理學檢查愈做愈少,在美國也是遇到同樣的問題。理學檢查是患者和醫師建立關係的第一步,有了身體理學檢查接觸後,患者也比較願意說出心裡話。然而,目前的真實狀況是,最算有檢查也常會不經意地看到隔著衣服聽診的狀況(而不是聽筒直接正確接觸皮膚),這對醫學生而言,和學校教的正規檢查方式不一樣啊。

不是醫師不想幫患者做身體理學檢查,而是在一般的15分鐘門診時間內,有慢性的問題,急性的症狀,抽血報告或是檢查報告要說明,藥物要開立或是調整。而且這些事,全部都要用電腦忙碌地記錄下來,作者稱這些好像是現代醫學交易「modern medical transaction」。
然而作者也回憶起自己當住院醫師時代時,教授老師們仔細的教學看指甲床,觸診心臟搏動,聽心音,對照目前的醫療生態,作者覺得在身體理學這方式,對病人有所愧歉。
在作者忙碌的日常醫療中,他覺得聽病人自我病史描述更是一項重要診斷工具,而身體檢查是用來排除或是確立診斷的,當然身體理學檢查還是可能會發現一些病史所沒有提及的狀況,例如肝脾腫或是淋巴結。
然而,令人誘惑心動或是心裡能夠放鬆的CTs或是M.R.I.擺在眼前,或是可能的醫療糾紛,有限的醫療時間或是我們逐漸退步的身體理學檢查技巧,慢慢地把這身體理學檢查古老技術放到角落去了。
Danielle Ofri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medicine at New York University and Bellevue Hospital. She is the editor of the Bellevue Literary Review and the author of “What Doctors Feel: How Emotions Affect the Practice of Medicine.”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