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5日 星期三

【2017諾貝爾生醫獎】解密生理時鐘機制

http://case.ntu.edu.tw/blog/?p=29657

Rosbash、Hall,與 Young 三人,在年輕的時候,搶著想先把調控生理時鐘機轉的基因給找到。而在比他們更早、更早前,科學家就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如果讓老鼠、倉鼠這類夜行動物,在永遠的黑暗裡自在倘佯著生活,完全不給這些實驗動物光照,老鼠、倉鼠的作息還是大抵以 24 小時為週期,誤差可能在正負一到兩分鐘間。這很神奇吧?像是動物體內自有一個小小的時鐘,滴答滴答地跟著地球自轉週期一起搖搖擺擺旋轉似的。於是,動物體內所內建的晝夜節律自此有了名字:拉丁文裡的繞著轉(circa)和天(dies),兩相拼成了「circadian」這個字,也就是大家常常聽到的生理時鐘(circadian clock)。

在 1970 年代的時候,動物行為(例如累了睡、睡飽了清醒這件事)能否被基因左右,還是個讓科學家吵翻天的事。但普遍的共識倒也同意,調控生理時鐘的關鍵不在環境所給予的刺激裡,而就在動物個體裡。當時,美國加州理工學院Seymour Benzer 實驗室的學生 Ron Konopka,利用致突變物誘發果蠅的基因體產生基因突變,然後再篩選哪些果蠅突變株的週期因此發生改變。Konopka當時篩選出三種果蠅品系,一種品系的週期變長(變成 28 小時),一種週期變短(變成 19 小時),另一種的週期則完完全全被打亂。但這三種突變株果蠅的基因突變,後來都被發現座落在同一處基因區塊。Benzer、Konopka和其他科學家,把這個管著週期的基因叫做 period。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140509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