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4日 星期五

憂慮(apprehension)、察言觀色



患者對於自己的身體狀況,因為神經較不靈敏(糖尿病),或是不知道怎麼表達,有時不能完整的說出自己的感受,因此醫學教育上都會教人「察言觀色」。就像心臟病患者可能出現的胸悶或是喘而言,有無apprehension sign(憂慮)。這位患者是有冠狀動脈疾病(CA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當他一開始透析後半小時多就說胸悶不適,看著他的表情外觀有呼吸急促的胸壁起伏、不安的神情、左右晃頭加上搜索著其他周圍人員的神態,如上。就決定趕血回去,暫停透析休息了。給了藥物,經過了一個小時,病人覺得改善了,就繼續透析到結束。因此,正確的評估患者的當下病情,給予適當的處置是相當重要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