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7日 星期一

全聯會聲明:健保支出成長主因為「人口老化」、「重大傷病及罕見疾病人口增加」、「新增藥品與醫療科技」,而非健保支出浮濫。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聲明
(99.12.17)
健保支出成長主因為「人口老化」、「重大傷病及罕見疾病人口增加」、「新增藥品與醫療科技」,而非健保支出浮濫。
自由時報2010年12月13日A4版刊載「先解決支出浮濫,健保改革別回頭」星期專訪,訪問台灣公衛促進協會陳美霞理事長。將健保財務問題之原因,導向支出浮濫、未合理管控,文中表示「落實管控,防一再補洞」,談到「…。健保支出,由第一年的2000多億成長到2008年已超過4200億,今年健保支出更已破4900億,…健保的改革必須更徹底去思考支出管控,…藥價黑洞引發爭議,則作藥品市價訪查壓低藥價;衛生署…雖有努力,但欠缺健保支出濫漲問題系統性討論及管控。…」乙節,實未完整說明健保支出成長主因,且忽略總額管控貢獻,恐有誤導社會大眾認知之虞。 
為何健保財務短絀增加那麼快?
  2003-2005年健保保險收入成長率5.49%,保險支出成長率4.36%;2006-2008年健保保險收入成長率3.64%,保險支出成長率4.22%。為何2006-2008年經濟不景氣,但健保醫療費用支出反而成長?歸納1999-2008年健保支出成長原因包括「人口老化」、「重大傷病及罕見疾病人口增加」、「新增藥品與醫療科技」。
一、人口老化:
  分析2008年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每人年平均醫療費用(71,810點),約為其他人(15,643點)的4.6倍。近10年來,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增加近50萬人(成長率38%、人口占率10.3% ),醫療費用約增加788億元,醫療費用占率34.4%;雖然台灣生育率逐年下降,但因平均餘命增加,每年人口仍增加5-7萬,因此增加醫療費用約需近20-30億。推估至民國108年,台灣人口將急遽老化,大於65歲以上者將達15.44%,如何解決衍生醫療費用支出成長,是不容迴避且刻不容緩的議題。
二、重大傷病及罕見疾病人口增加:
  重大傷病患者所需醫療花費非一般人所能負擔,例如:癌症病人每人年的醫療費用大約是全人口平均的6.4倍、洗腎為29.4倍、呼吸器依賴者為37.6倍、血友病患者為94.6倍。整體來說,重大傷病醫療費用為一般疾病患者的8-10倍,例如98年洗腎病人(65126人)花掉392.38億元。而1999~2008年重大傷病人數成長約1倍,人數自35萬人增加至79萬人(成長119%),醫療費用增加760億元,成長200%以上,醫療費用占率為26.9%。
三、新增藥品與醫療科技:
  1999年至2009年健保共有586品項新藥、142品項新特材納入給付,同時為確保民眾所接受之醫療照護符合實際臨床需要,配合醫療科技的進步,主要新增之支付標準項目包含住院急重症醫療、外科、婦產科、小兒科等之新醫療科技項目。加上各界強烈要求健保提供昂貴藥物(治療BC型肝炎、 標靶藥物治療癌症等),藥費每年支出高達362億元。抗癌及免疫系統用藥2008年度藥費為133億,較2007年成長了17.9﹪。新藥引進及支付標準調整,已超過600億元。
  近5年健保收載了31種抗癌新藥,提昇病患之存活率,癌症病人數增加,此外,人口老化導致慢性病患人數增加,同時也增加了治療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等藥品費用。97年全民健康保險藥費支出達1250億,較2006年成長6.9﹪,其中心血管用藥達263億,占了24﹪,成長率為7.8﹪,亦為費用成長之主因。
台灣的醫療費用偏高?台灣健保醫療費用平均成長率偏高?
  依OECD各國醫療統計資料顯示,2008年台灣醫療費用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比率只有6.39%,醫療費用成長率僅4.19%,為已開發國家中最低。2010年台灣全民健保醫療費用占GDP比率僅3.63%,且全民健保醫療費用成長率3.32%,亦為已開發國家中最低。也就是說,相較世界各已開發國家,台灣以最少的費用得到最多的醫療服務。以心臟超音波為例,台灣健保給付2000點,美國給付20,298元;胃鏡台灣給付1,500點,美國47,054元;生產台灣給付36,000點,美國318,150元等,醫療項目費用相差達數10倍。
總額管控、醫界專業自主管控情形
  健保自實施總額預算以來,為醫界帶來重大衝擊。92-98年西醫基層總額實際提供醫療服務費用與每年協商總額預算費用缺口達500.1億點;醫院總額缺口更高達2098.1億點。惟全體醫界同仁仍以全民健康為第一考量,全力配合政府政策,秉持犧牲奉獻之精神,全力以赴。如:西醫基層診所自94年起陸續實施「每月看診十次」、「每月合理申報日數」共22項不予支付指標;西醫醫院,高達數百項不予支付指標等同儕制約(其中尚未包含醫院自行吸收部分),加上專業自主管控實施醫療專業核減(88-98年共計1337.5億)。換言之,醫界實際提供醫療服務後,在總額有限情況下,每年仍醫療核減平均達121.6億。
藥價調整是「藥價節流」而非「藥價節餘」「藥價黑洞」
  因人口老化迅速、壽命延長,衍生重大傷病及慢性病人數增加,致藥費由1998年772億元,逐年快速成長到2006年1,141億元,其中以門診慢性病(成長貢獻度50.9%)及重大傷病(成長貢獻度36.2%)藥費分居第1.2位。可見藥費不但沒有節餘反而增加,調降藥費是「藥費節流」而非「藥費節餘」。
落實總額前「量出為入」與總額後「量入為出」之精神
  改善健保財務狀況需「開源」「節流」,落實總額前「量出為入」與總額後「量入為出」之精神三管齊下,才能永續經營。目前除中央健保局持續管控外,已實施總額預算制度,再透過專業自主管控,使醫療費用支出合理的增加在「人口老化」、「重大傷病及罕見疾病人口增加」、「新增藥品與醫療科技」等原因所衍生之費用。未來如何建立公平的付費制度與合理支付制度,增加醫療保健支出,完備醫療產業發展基礎,以健全醫療照護體系,是健保要繼續努力的方向。


沒有留言: